當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從太空返回時,他說:“艙內的空氣比地面還好。
傅嵐說,神舟六號和神舟五號采用了同樣的供氣體調壓系統,氧氣、氮氣由高壓鋼瓶攜帶上飛船,通過控制閥進行釋放,使得艙內氣體成分大致和地面一致。
神舟六號飛船共帶了50公斤左右的氧氣,不僅可以滿足兩名航天員多天的需要,還可用于應急狀態時使用。由于高壓鋼瓶裝載高壓的大氣,需要承受210個大氣壓的壓力,所以研制難度較大,一只鋼瓶的造價大約為5萬元人民幣。傅嵐說,萬一飛船在返回時落在海上,在返回艙內還有一套應急系統可以產生供航天員使用24小時的氧氣,并吸收二氧化碳,確保航天員不會缺氧。
在保持空氣中充足氧氣的同時,飛船內部還采用了先進的通風凈化系統,可以將空氣中各種灰塵雜質及時清除,使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在優良等級以上。 溫度17到25攝氏度,相對濕度30%到70% 。
通過溫濕度控制系統,神舟六號返回艙溫度將控制在17到25攝氏度之間,相對濕度控制在30%到70%之間。
“這是令人感到相當舒適的環境。”傅嵐說,艙內溫度主要依靠專用空調進行控制。空調的工作情況,根據航天員的活動量、飛船受太陽照射程度的變化而自動進行調整。即便是在飛船返回時,飛船外表因與大氣的激烈摩擦而達到數千攝氏度,返回艙內仍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
相比于溫度的控制,對濕度的控制要困難得多。傅嵐介紹說,在太空中每名航天員每天通過呼吸、排汗等正常代謝,大約產生1.8公斤左右的水汽。在失重環境下,這些水汽懸浮在空氣中。如果不盡快回收,不僅使航天員難以忍受,危及到生命,而且可能使電氣設備受潮引起短路。神舟六號飛船是利用水的毛細現象,采用了一種吸附孔隔膜,通過施加一定的壓力讓空氣通過,而水則被吸附下來。將這種隔膜應用于空氣循環系統之中,就可以將空氣中的水汽有效過濾,使飛船內的濕度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
航天員在太空中的大小便采用了大小便收集系統。“這是一個相當于吸塵器的系統。” 傅嵐介紹說,系統有兩根塑料軟管分別用來對準航天員大小便的排泄器官。在航天員使用時,系統通過吸氣,將排泄物收集起來,液體和固體分別保存處理。為了防止大小便產生的氣味污染環境,塑料軟管在與人體接觸時,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同時,系統中還使用了活性炭作為除臭吸附劑。
為了盡可能減少航天員的工作量,飛船環控生保系統的工作主要通過自動控制來進行。傅嵐說,“這個系統完全是為人服務的,如果沒有人,就不需要這個系統。讓航天員生活得舒服些,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
心里有底再裝修,算算你家裝修需要多少錢?
10秒獲取精準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