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僅剩免費名額
1
0
9
159****172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139****98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187****22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今年的“3·15”,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國家發改委把“我們推進明碼實價”作為主題紀念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而在明碼“虛”價幾乎成為一種公開的潛規則的家裝市場,由“虛”到“實”,更是一種迫切需求。
■買的不如賣的精,消費者在討價還價中很難占到便宜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負責人邱建國說:“明碼實價就是商品標出的價格與實際發生的交易價格完全一致?!?/P>
在剛過去的“3·15”紀念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把“我們推進明碼實價”作為主題。
現在市場上,經營者無論是“明碼標價”還是“空口要價”,都明顯存在價格不實、價格虛高甚至價格欺詐的現象,商場打折促銷、消費者討價還價成了一種習慣,商品的標價完全成了應付國家“明碼標價”規定的一種擺設。同一件商品,會砍價者大砍大殺,買得價低;不會砍價者,吃虧上當。無論會不會砍價,一般總是買的不如賣的精。由于信息不對稱,消費者與經營者相比不具有議價能力,消費者在這種討價還價中很難占到真正的便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放開不等于價格放任自流。國家“明碼標價”的規定中“明碼”的本質含義是要求價格公開透明,“明碼標價”規定中“標價”的本質含義是要求經營者根據成本、合理利潤以及市場供求狀況標出不“注水”的真實交易價格。
■跑了6個家居賣場,仍然分不出哪個商家的標價是合理的
與其他行業一樣,家居行業的價格體系不成熟,透明度遠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甚至可以用“混亂”來形容。
當下很多家居賣場、裝潢公司紛紛在展開促銷活動,但正在裝修的杜女士并沒有因此高興,反而更迷茫了。杜女士告訴筆者,為了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家居產品,她跑了6家賣場進行對比,最后卻仍然不知道該相信哪個商家的標價。
類似的困惑在家居消費過程中可謂屢見不鮮。網友“李兵愛吃大米”表示:同一品牌的產品,在不同的賣場價格卻不一樣,有的價格甚至會相差兩三倍;網友“Demoka”求教專家:市場上大部分產品的價格都是商家說了算,沒有標準可借鑒,如何才能避免不被商家欺騙?據新浪家居調查顯示,有55%的網友在家居消費過程中遭遇最頭疼的事情就是產品價格與商家宣傳的不一致。
除此之外,鋪天蓋地的促銷、打折價也讓人們直呼“看不懂”。“原價1468、特價499”,“全場折上折、盡享4.5折”,“衛浴套餐價省60%”……這些超低折扣在衛浴市場上并不罕見。高標價,低折扣,已經成為衛浴產品市場的銷售“特點”。某衛浴品牌負責人向筆者表示,明碼“虛”價已經成為目前衛浴行業人盡皆知的潛規則,甚至部分商家會在節假日之前對標簽“動手腳”,先提價再打折。一項針對衛浴消費的調查顯示,有1/3的消費者認為目前衛浴產品的標價體系混亂,相同質量不同品牌的衛浴產品價格差距大,而大品牌的產品價位又普遍偏高。很多消費者反映,在購買衛浴產品時缺少價格參考指標。
至于裝潢公司的報價單,消費者更是如看天書,等到工程決算時,總是“少補”,鮮有“多退”。
■實現“明碼標價”美好愿景,尚需相關部門“給力”治理
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價格出現波動原屬正常。
對家居產品來說,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加上產品生產需要一個周期,不同周期的產品因成本不同而出現銷售價格不一樣是正常現象。特別是在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快時,會因某一批次產品和另一批次產品的成本不等,而導致銷售價不同,如果短期內集中多次調價,很容易給消費者造成價格混亂的印象。
對裝潢報價來說,影響價格的因素也有不少。一是材料價格,產地遠、產量少的材料相對本地產或常見的材料貴些;質地結實、使用壽命長的相對速成的材料貴些;品牌聲譽好的大廠生產的相對小廠產的要貴些。二是工藝不同價格有別,工藝主要指施工人員的施工水平和制作水平,其中還包括工時的多少。三是施工管理人員的優劣,施工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家庭裝修工種多,各工種交叉作業,工序的先后順序對保證施工質量都是至關重要的。四是裝潢公司資質、規模影響價格,優秀的裝潢公司各種部門配備較為齊全,這些部門的運轉都需要費用,這些費用都會體現在價格上。
但是長期以來,家居行業的價格亂象顯然已經超出了正常合理的范圍。建材商家習以為常的不標真實銷售價格的行為本身已涉嫌對消費者誤導和欺詐,愈演愈烈的促銷活動更是擾亂了價格市場秩序,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相當一部分裝潢公司,慣用“低價攬客、高價宰客”的手段做生意,造成整個家居行業消費者和經營者相互的信任度越來越低,一方面是消費者不信任經營者,不管標的是什么價,都要“砍”一刀;另一方面,消費者的砍價習慣進一步***商家標虛價、玩虛的。
在彼此不信任的行業環境下,“明碼標價”尚只能是一個美好愿景。要實現這個愿景,行業相關主管部門是萬萬缺席不得的。據稱,中國消費者協會和全國各地消協組織將積極履行社會監督法定職責,與各級價格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充分依靠消費者的力量,加強對所有企業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監督,監督指導企業把明碼實價自律承諾逐條逐項地加以落實。落實到上海的家居家裝市場,人們期待消費者協會與裝飾裝修行業協會能有“給力”表現,下猛藥治理家居裝潢的價格亂象。
“裝修”是一項特殊消費,只有透明報價,核算成本,公開利潤的陽光操作才是消費者所需要的。
相關推薦
萬元
您的意見或建議就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