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僅剩免費名額
1
0
9
159****172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139****98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187****22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貓膩一:巧設合同貓膩
混淆材料籠統報價,混淆概念多算費用是個別家裝公司慣用的伎倆。簽約時將某一材料籠統報價計算,施工時更換單項材料,從中賺取差價。此外,還炮制一些不具體或可多種解釋的條款,借以金蟬脫殼。
貓膩二:低報價招攬業務,開工后再增項
個別裝修公司在客戶要求報價時,先刪減項目給出低于其他公司的報價,形成“低預算“吸引消費者簽單。在施工過程中,再把刪減的項目作為增項,把錢漲回來,形成”高決算“。完工后,消費者發現,結算的費用比預算要高出許多。
貓膩三:設計師故意增項,多拿提成
有的設計師在接單后,為了多拿公司的提成,不顧消費者家中的實際情況,故意增加裝修項目:如不需做隔斷的地方添個隔斷,沒必要吊頂的地方吊頂等等。通過一番“設計”后,裝修報價大幅高于原預算。
貓膩四:材料采購以次充好
在包工包料的裝修中,個別施工隊在采購材料時做手腳,有些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產品,以低價次品充當正品等等。
貓膩五:謊報測量面積
個別裝潢公司在施工面積上謊報、多報,如在計算涂刷墻面乳膠漆時,沒有將門窗面積扣除,或者將墻面長寬增加,以增加裝修預算。
貓膩六:轉換材料計量單位
巧妙轉換材料計量單位,是裝潢公司賺取利潤最常用、最隱蔽的手法。
貓膩七:建材損耗夸大虛報
無論瓷磚、地板、還是吊頂,一般都會在報價單上設定一定損耗比例。但實際上裝修的損耗遠沒有裝飾公司說的那么高。各類工藝正常的損耗:800mm×800mm地磚損耗在百分之六,300mm×450mm墻磚損耗在百分之五乳膠漆的損耗在百分之三地板的損耗在百分之五。” 業主最后其實很難核算實際損耗,多余的“耗損”材料就流入裝潢公司的腰包。
貓膩八:重復計算
如“打槽”(線槽等),一些公司混淆概念,收取雜項費后,再另收打槽費。其實,打槽就是雜項的一種。再如混淆色漆和清漆收費,一般而言,柜子外刷色漆,柜內刷清漆,但一些公司在收費時,色漆卻要收取兩次費用,理由是,上色漆前要先刷清漆。
溫馨提示:
裝修貓膩也是可以避免的:裝修前期多看裝修知識。裝修細節不可大意一定要仔細把關。還有找到一家值得信任的裝修公司很重要。裝修合同要寫明細不要被裝修公司有可乘之機。
一定要記住:為您預算多少錢,決算就是多少錢。低開高走、少算漏算?一律由公司承擔,此承諾寫入合同。
現在價格比較透明化,但是很多裝修單位的敲門價不一樣,很多業主看到很低的預算就合作了,以致后期產生很多隱形工程或消費。
您不論與哪家公司在簽(半包)合同時一定要清楚注明哪些由裝潢公司提供,哪些由業主自己購買,否則很容易在后期被裝潢公司鉆空子,弄得自己什么都要買,很疲憊也很被動。
如果是全包您這邊提前要多看一下,了解一點,不要只是看報價的總價。要公司一定要出個個具體的報價(重點要問不包含什么,尤其是做套餐)。避免后期額外再加費用。
相關推薦
萬元
您的意見或建議就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