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了,消炎;發燒了,退燒。這是常識。體溫降到幾度合適?--正常體溫:攝氏36.5度左右。這也是常識。有病不治不行,醫治不到位也不行,就像早幾年已經出現癥狀的房地產市場,正是由于總舍不得下藥、醫治不力,最終延誤到了持續高燒的瘋亂地步。最近,“醫家”終于被逼得出了狠手,決心為灼熱的房市降溫。
房市的“體溫”應該降到什么程度合適?與人的正常體溫一樣--攝氏36.5度左右。如果從現在的40多度稍降一點,三十八九度就撒手,那肯定會像以往一樣迅速出現反彈,而再次反彈的后果,將不堪設想。
房市“體溫”的標識是什么?房價,這是老百姓最看重,也是唯一能看清楚的東西。怎樣的房價代表“正常體溫”?5年前,也即2005年的房價水平。筆者以為,房價只有回歸5年前,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才能算是真正見效、到位了。
房價回歸 5年前,主要基于兩點。第一,5 年前,中央就明確提出了穩定房價問題,而且把其列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要求省級政府對住房價格負總責,申明要對住房價格上漲過快、控制不力的地方,追究責任。此后,幾乎每年中央都重申同樣的要求,這說明國家關于保持房價穩定的基本政策一直沒有變。而房價連續數年的飆漲,都是違背中央政策,與宏觀調控方向背道而馳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年發布的《中國房地產藍皮書》表明,全國商品房單價1998年至2003年,年均增長59元;2004年則出現大幅度攀升,一年就增長了355 元。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更清晰地描繪了2005年以后的房價軌跡:2005年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上漲7.6%,2006年上漲5.5%,2007年上漲7.6%,2008年上漲6.5%,2009年上漲1.5%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2009年房價的漲幅,統計局的“1.5%”受到強烈質疑,普遍看法是,國土部公布的25.1% 更符合實際。“1.5%”與“25.1% ”,相差竟達16倍!即便不按國土部而按統計局的數據計算,近5 年的房價也從沒“保持穩定”,而是在持續大漲特漲。高燒的體溫,必須退到正常;錯漲的房價,必須降到合理水平。倘若只停漲、不降溫,就等于承認調控有錯、瘋漲有理。
第二,2005年的房價水平,符合居民實際支付能力,有利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國際通行的房價收入比是3到6倍,即一個普通家庭用3到6年的收入可以買一套基本滿足需要的住房。在發達國家,房價收入比超過 6,就被認為房地產市場進入了泡沫區。上世紀日本泡沫最嚴重時,房價收入比曾高達到20倍,泡沫破裂后跌到7 倍左右。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收入是10493元,當年城市平均房價是2700多元;按家庭收入21000元計算,買70平方米住房,需要8 到9 年,正是基于這種實情,中央提出了調控房價的要求。再以北京為例,當年北京城鎮居民的收入是17635元,商品房均價是6000元左右,房價收入比為11:1,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合乎情理。5 年之后的今天,2009年全國城鎮居民的收入是17175元,比2005年增加了63.75% ,但大中城市的房價卻至少翻了一番,房價收入比不僅沒降至合理水平,還逆向地擴大了許多。
還以北京為例,2009年城鎮居民收入是26738元,可現實商品房均價已經漲至23000多元,房價收入比擴至30:1 !而如果城鎮居民收入按2009年、房價按2005年計算,全國的房價收入比可降至5.4:1,北京則可降為7.8:1。這基本符合國際標準,也應該就是宏觀調控的目標。換句話說就是,2005年以后房價的大漲,是既脫離國際通律,也違背中國經濟發展需求的,是一種特殊因素導致的嚴重病態,必須加以徹底整治。因為這種畸形病態,正是中國經濟、社會乃至政治未來發展的巨大隱患。如果按照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4 月21日在北京描述的情況,房價就應該降得更多。他指出,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發達國家的房價收入比一般在1.8-5.5倍之間,發展中國家合理的房價收入比在3-6倍之間,中國目前全國房價收入比已超過15倍,上海、北京、廣州等地的房價收入比則超過了50倍。
數年來,要保持房價穩定、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避免大起大落,是人們反復聆聽的“箴言”,但是,房價何曾“穩定”?市場又何曾“平穩”、“健康”?“大起”倒是一次次成為不容置疑的事實,“大落”卻真是始終沒有出現。就連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經濟危機,也只是讓中國房地產略微遲疑了片刻后便震驚世界地“一飛沖天”了。既然近 5年的“大起”、“暴漲”是違背規律、違逆民意的行徑,那么就不應承認這個“既成事實”,而要毫不留情地采取各種強有力的措施,標本兼治,力促房價合理地“大落”、“暴跌”下去,一直落到、跌到 5年前的水平,真正回歸健康發展的軌道。
只容忍“大起”、不忍心“大落”,無異于養虎貽患;“暴漲”后沒有相應“暴跌”,房市就會繼續脫軌,直至翻車。道理很簡單,對于高燒40多度的病人,不積極救治任其繼續升溫,是死;只物理控溫、遏制體溫繼續上升,但讓其長久保持40多度的高燒,最終還是個死。近年來,中國的股市出現過暴漲至6000多點又暴跌至1000多點的情況,也沒引發什么了不起的變故。同樣,房市暴漲之后暴跌一下,也沒什么了不起的,中國人照樣過日子,中國經濟照樣運行。正如著名專業人士陳真誠所言,“由于房價具有太大的可合理調整空間,即便房價從目前價位下調50% ,房地產也不可能崩盤”。反倒是無休止地“吹泡”,更讓人膽戰心驚、惶恐不已。
對昨日過錯的寬容姑息,其實就是對明天犯罪的支持慫恿。這樣的教訓,還少嗎?
心里有底再裝修,算算你家裝修需要多少錢?
10秒獲取精準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