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僅剩免費名額
1
0
9
159****172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139****98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187****2238獲得了免費設計名額
要解決的問題:裝修帶來的甲醛、苯系物、TVOC,氨,霉菌病菌等
難度:有害物質的揮發期長
當前凈化產品可按 <室內空氣凈化產品的功能測試規范>分為主動式凈化(有電源)及被動式凈化(無電源)空氣凈化器效率高,但是不能治理污染源,只解決了揮發到空氣中的問題,局限性顯而易見,開機時有用,關機時無用。
目前針對裝修污染采用的產品主要有下面幾種:
吸附法:活性碳等。活性碳對一般的有害物質都起作用,但作用面積小,只有在空氣流過它的時候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建議在空調上安裝活性碳過濾網。
化學法:只針對某一種污染物有作用。而且很多時候會產生二次污染。
生物法:采用微生物來消滅有害物質,概念很好。但需要解決如下問題:一是這些微生物細菌與有害氣體結合會不會產生變異、 二是有害氣體的揮發性在15年左右,細菌能存活多久,沒有揮發出來的如何解決、三是解決微生物對家具表面的副作用。
光觸媒:理論上只需要光作用,就“可以分解所有有機物及部分無機物” <此為引用> 可惜都是在人為的實驗室理想狀態下得出的結果。而實際應用中都是有害物質揮發出來接觸后才產生效果。
另外 還有冷觸媒、暗觸媒、空氣觸媒,雖然不需要光的作用,但無一例外主要成分為TiO2,靠的是OH基的氧化作用。都是用一種材料來統殺所有的有害物質。觸媒類產品如果能治理達標,算得上是效果長久的產品。
生化膜:原材料主要成分為硅碳形成的一種碳鏈結構的復合功能材料。靠硅功能與物體表面結合,解決了效果長久的問題。另外以分子鍵形式鍵合金屬元素形成大量活性中心。殺菌與分解有害氣體同步完成。有害氣體在揮發之前就通過生化膜的分解作用,生化膜本身不參與化學反應,屬于催化型產品。
國家對凈化產品還沒有出臺標準,存在著各自的檢測方法,但是看實際效果才是最公的方法。
一、無毒性實驗。室內環境是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的場所,這一點對產品的安全性格外重要。
二、1立方米箱子里的實驗:基本上都是廠家自己定的實驗方法。一立方米的空間和實際相差太遠,而且是污染物定態情況下的清除,沒有新的污染源。談去除率沒有什么意義,這種情況下要是關個200小時都能做到99/100。這種情況下可以看出產品對有害物質的短時期作用。
三、大型環境實驗艙:接近于實際。污染源也考慮在內了,檢測家具等污染權威的方法。但存在一個度的問題,環境艙到底應該放置多少污染物,占的比例為何?
四、實際中的應用。任何產品不能應用在實際中就不叫完美,分別檢測治理前后房屋內各種有害物質的指標,看能不能做到達標。實驗室99/100以上的去除率在這里做不到達標也無用。最好是做長期觀察看有無反彈。
相關推薦
萬元
您的意見或建議就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