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裝修公司進行簽約合同時,重點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下:
1、向裝修公司索取其資質的相關證明并留取復印件,包括營業執照及稅務登記證等,可以到網上企業信用系統進行核實真假;索取工長的身份證的復印件并核實真假,可以通過“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付費核實真假(大概5元每次)。
解讀:以避免裝修或者工長用假資料簽合同最好跑路導致投訴無門。
2、在合同中增加條款:“因施工方未按規范或物業相關規定施工導致業主所交納的裝修押金被物業給罰沒或部分罰沒,由此造成的損失業主有權從裝修應付款項中予以直接扣除;”
解讀:由于裝修質保金全部是業主向物業交納,此條是為了規避施工方問題導致業主的此項損失。
3、合同中增加安全性條款:施工方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消防等安全保護措施,由于施工方操作不當等不按照規范施工造成的業主及施工方人身財物損傷,由施工方承擔全部責任。
解讀:裝修是非常發生各種意外事故的行業,應想辦法盡量的規避自己的損失。
4、仔細的審核合同的報價及施工工藝,明確的注明合同中所涉及的各種主輔料的品牌及對應型號。
解讀:如“墻面批刮膩子”就是一個不規范的說法,準確的應該是“墻面批刮**品牌的**型號的膩子”。同一個品牌,不同系列不同型號的產品,其性能、價格差異非常的大。
5、對與施工合同所采用的標準,如果自己不清楚的話,可以注明“施工方施工的質量標準按照國家及地方最新標準執行,本合同中高于國家及地方標準的條款按照合同中執行”。
6、對凡是合同中出現的“以實際發生量結算“的條款,應仔細的查看清楚,讓施工方將涉及該施工項目的部分全部給做一個預算,同時注明“實際發生量不超過預算額的10%,超出部分由施工方承擔。
解讀:”以實際發生量結算“該條款大多情況下,施工方會說,這些項目暫時沒有辦法準確的預算,到時按照實際來結付就行了,做多少結多少,這個只是欺騙人的說辭,國家的那么多重大的工程項目哪一個沒有準確的預算,家裝項目做不出某些項目的預算是不可能的,該條款實際是施工方所設的一個陷阱,沒有明確的注明的話,最終的結算額會比當初簽定合同時口頭說的差距非常的大,到你結算時發現也為時晚矣。
另外建議:如果在簽定合同時,能夠提前請一些專業結構(如第三方監理公司)或業內專業人士幫忙審核和把關是最好的。
它們給的報價里面應該有材料品牌規格的,到市場上直接找他們詢價,一般應該是比裝修公司低的,帶個平面圖去,商家也會給你算的差不多的。去的時候不要帶裝修公司的人或設計師。當然如果下面差不多的話還是讓裝修公司作,人家管理呀,人工呀,稅費呀,總要加點利潤的。但質量是有人負責的,還是省心一些。
您的意見或建議就是我們的動力!